穆萱收拾行囊離開家,前往霧都開始新的生活。
是公元兩千年。
穆萱走之前,跟李芙曉說了一句話:“媽媽,其實這些你應該都讓我知道的?!?br/>
她不想怨懟李芙曉,但是心里做不到。
更多的,還是心疼。
原來李芙曉獨自承受了那么多。
或許是家里營造的氛圍太好,所以穆萱從來不覺得外公外婆重男輕女,在她眼中,他們似乎對唯一的女兒還更好一些。
比如,他們在農村,種了很多瓜果蔬菜,送過來都是成筐成筐的。
穆萱也是現(xiàn)在才知道,母親后面都會補上“過節(jié)禮”。
但是李芙曉從來不在穆萱說長輩的任何不好,以至于穆萱現(xiàn)如今發(fā)現(xiàn)這些,理想與現(xiàn)實的剝離,讓她有種茫然無措的感覺。
只是幸好是從小生長在愛里的孩子,縱使難以接受,卻能夠自我調節(jié)。
穆萱,從來都不是一個鉆牛角尖、軟弱的人。
但是她也還沒強大到立馬看清事實,與母親握手言和。
李芙曉其實很早就察覺到了穆萱的改變,彭會計也跟她提過幾次,但是作為母親的強勢和那時家里的窘困,讓她沒辦法靜下心來了解女兒的心理感受。
這一拖,就拖到了那天。
李芙曉知道自己回娘家借錢會面對怎樣的困境,但是她走投無路了。
身邊倒是有不少有能力借出錢的人,但是并不是她能借的人。
穆家的人甭提了,唯一能借給她錢的恐怕只有穆光鳳能拿出一些,但是穆萱打暑期工的事斷了這種可能性。
彭會計對他們家?guī)头鎏?,李芙曉開不了這個口。
她唯一能尋求幫助的,只有她的娘家。
李家在巫杞縣城近郊前進村,有數(shù)畝農田,屋后面還有一座低緩的小山,種滿了果樹。
李芙曉出嫁之前,幫家里干活、賺錢,她很清楚家里每年的大概收益,所以知道家里不說多的,學費肯定能借給她周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