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光指著手中裝有石墨烯的廣口瓶介紹道,“果然如推測一樣,石墨烯不僅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強韌的材料……”
那邊的楊樂山忙完了手中的事,這時也走了上來,一邊走一邊脫掉手上的手套,像是考驗一般問向楊帆,“你能猜到這東西應用方向嗎?”
石墨烯的應用方向,如果這個問題放到十幾年后,隨便一個平時多關注一些科技新聞的人來都能頭頭是道的說上一大通。可惜現(xiàn)在是九九年,在楊帆提點,吳德光發(fā)現(xiàn)之前,石墨烯還只是僅存在推測之中的物質,別說普通人了,便是跟物理稍微接觸少點的學者都不一定知道。
這種時候自然是露巧不如藏拙,楊帆嘿嘿一笑,“楊老就別為難人了,我就是一個大一新生……”
看著楊帆的表情,楊樂山拿手指虛點了楊帆幾下,“你小子,不老實!”
楊樂山也不介意楊帆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直接介紹道,“根據(jù)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特性來看,石墨烯最有可能的應該是成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體管……”
楊帆自然知道這點,只是暫時不可能實現(xiàn)這點,其實實現(xiàn)也沒什么價值。就現(xiàn)在超微型晶體管的加工工藝,距離硅的極限還遠著呢,更別提石墨烯了。再考慮如今硅和石墨烯在成本上差距,肯定不會有企業(yè)會選擇石墨烯。
至少在楊帆重生之前,用石墨烯生產(chǎn)超微晶體管,集成cpu還處在推測階段。
別看一零年之后石墨烯被炒的火熱,可是距離實際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推測中的應用方向除了超微晶體管,集成電路之外,不外就是顯屏,電池,電容,太陽能電板。
如果現(xiàn)實真有想象中的美好,這些推測都能實現(xiàn),石墨烯還真有可能是劃時代的材料。
就像漸漸興起的工業(yè)四點零的說法,不外就是智能化進入工業(yè)生產(chǎn)中,同時新能源的大量應用!
在這里面,石墨烯在晶體管方面的應用自然跟智能化息息相關,而電池,電容,太陽能電板就跟新能源相輔相成!
說實話,對于石墨烯楊帆也只是霧里看花,知道的那點東西也是后世新聞媒體的說法,對此,楊帆也只能半信半疑,那一夸張就是提升多少多少倍,什么充電五分鐘,跑上千公里……
看起來特像吹牛不打草稿,其實石墨烯也不用像新聞里吹的那樣,一下就是幾十上百倍的提升,只要能有個百分之幾十的提升,就足以改變世界。
說起來,石墨烯終歸之是楊帆的一次賭博,賭的是十幾年后,是他不知道的未來。
聽著吳德光跟楊樂山聊起石墨烯有可能的工業(yè)制備方法,這次不用楊帆想方設法的提醒,他們就找到了方向,只是具體過程還需要一次次試驗。
總之,工業(yè)制備方法不外就是物理,化學兩種方法,而很巧合的是,寧大不管物理還是化學都是國內(nèi)數(shù)一數(shù)二的,而相鄰的東大工科又是極為不錯。寧城還有寧理工,寧工等各有所長的工業(yè)學校。
看著兩個老人不斷跟自己介紹著石墨烯的優(yōu)越性,以及未來無限的可能性……
楊帆笑了笑,兩個老人搞了一輩子科研,臉皮確實比較薄啊。他們又不是不知道自己不懂這個,可還這么賣力的介紹,說來說去,不就是看著石墨烯實驗室即將組建成功,可研究經(jīng)費還沒著落嗎。
如果換了別人,那種學霸,或者學術吸血鬼,說不定楊帆還真會拿點勁,可是對著兩個受人尊敬的學者,楊帆便干脆的說道,“先期我會往實驗室賬戶上打入一千萬!具體怎么使用你們做主,我就派一,兩個財務來負責資金統(tǒng)籌就好!”
說是負責資金統(tǒng)籌,其實主要就是起監(jiān)督作用,不管怎么尊敬這兩個老人,但是該有的程序一點不能少。
兩個老人基本不會出現(xiàn)問題,可實驗室的能出問題的地方多了,難道還能讓兩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全面負責資金方面的問題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