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知白雖然乞骸骨,已經被準奏,離開了朝堂。但是他在民間的名望,將會不斷拔高。再回朝,他便是參知政事。
而高處恭倒下了,余生別想再站起來?!?br/>
寇準十分肯定的說著。
寇季身為文臣中的一員,自然明白寇準的話沒錯。
張知白名望越大,起復的可能性就越大,加上他和王曾、呂夷簡二人關系不錯,又給趙禎留下了一個好印象,起復那是遲早的事情。
而高處恭不同,先不說他已經惡了朝野上下,僅憑他年事已高,他想再起復就很難。
他已經不能上陣撕殺了,不可能再借著軍功起復。
高家送進宮的姑娘,在宮里雖然有地位,但是趙禎很少寵幸她,如今高處恭又惡了趙禎,趙禎就更不可能寵幸高家的姑娘。
高處恭想借孫女起復也不可能。
高家兩代以內的仕途,已經被王曾和呂夷簡聯(lián)手下了限制,趙禎也默認了此事。
高處恭想借著兒孫的功勞起復也不可能。
可以說,高處恭已經徹底涼涼。
而張知白雖退,卻變的更值錢。
寇準盯著寇季笑道“你遠比高處恭和張知白還年輕,名頭比他們二人又大,所以你的仕途,并沒有因此終結,很有可能才剛剛開始?!?br/>
寇準生怕寇季因為罷官去職的事情,黯然傷神,所以出聲開導寇季。
寇季明白寇準的心思,笑著道“我也是一時間頭腦發(fā)熱,但我想得開。祖父不必為我擔憂?!?br/>
寇準聞言,哈哈大笑道“要老夫說,你此次頭腦一熱,熱的恰到好處。罷官去職,對別人那是壞事,對你卻是天大的好事。
你官爵盡去,功高震主,封無可封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最低。
你以后再次入朝,盡可以大展拳腳?!?br/>
說到此處,寇準略微有些遺憾的道“老夫當年隨先帝北征歸來,若是能學一學你,腦袋熱一熱,也不至于被奸人所害。”
寇準看向寇季,又笑了,“其實老夫該謝謝那些奸人,若不是他們,老夫也不會離開朝堂。老夫若是不離開朝堂,也不會心灰意冷,動了收子的念頭。
若沒有收子的念頭,也不會碰到你這個好孫兒,更不會有今日的成就?!?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