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這話,寇季聽著有些無奈。
大宋朝的皇帝,以及大宋朝的文臣們,對待武臣,遠遠不止重文抑武那么簡單。
他們不在乎武臣的身子骨,甚至有時候還會看著武臣去死。
他們一直秉持著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的理念。
曹瑋便是一個例子。
曹瑋戍邊多年,積勞成疾,多此請求返京養(yǎng)病,朝廷都沒有應允。
若不是寇季的出現(xiàn),改變了曹瑋的命運,曹瑋最終會死在任上。
史書上記載,曹瑋卒于天圣八年,而曹瑋早在天生四年,就因病難以上陣,但在此期間,朝廷仍然派遣曹瑋奔波各地,坐鎮(zhèn)軍中。
事實上大宋朝,死在任上的武臣,遠不止曹瑋一人。
折惟忠的父親折御卿,在至道元年,為了抵御西夏人入侵,不得不帶著兒子折惟昌,抱病出征,卒于軍中。
折惟忠的父親折御卿亡故以后,次子折惟昌知州事,在大中祥符年間,麟州告急,不得不抱病馳援,死在行軍的途中。
楊文廣,年七十五,奔波于定州邊陲,病死于任上。
諸如折楊之流,死在行軍途中,死在任上的武臣,不計其數(shù)。
所以折惟忠抱恙,繼續(xù)領兵出征,在大宋朝不是什么新鮮事,沒有人會特別在意。
朝廷不會因為你身體抱恙,就讓你歇下。
趙禎得知折惟忠有性命之憂,臉上的自責和懊悔難以掩飾。
寇季沉聲道“折惟忠有性命之憂,并不是官家的錯,而是賊人用心險惡,使了毒計。臣此去西北,若是能救折惟忠一命,自然義不容辭。若是來不及救他一命,臣定當會向賊人討回這筆血債?!?br/>
趙禎緩緩點頭,嘆氣道“朕其實很想去西北看看,很想看看那些將士們?yōu)槲掖笏卧⊙獖^戰(zhàn)。可滿朝文武不會讓朕出去的。
朕連離開這座皇宮,都要得到滿朝文武點頭。
朕去不了西北,就有勞四哥幫朕跑一趟西北。
有些話,朕在人前沒辦法說,但是私底下卻可以說給四哥聽?!?br/>
寇季盯著趙禎,做出了聆聽的姿態(tài)。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